WFU

網站頁籤

2017年9月23日 星期六

精神科醫師在幹嘛?





聽見「精神科醫師」,在你心中,會浮現甚麼樣的畫面呢?

進入精神醫療臨床工作五年,每每被問起職業,心跳總不免加快一下,矛盾著深怕誠實說出口,對方五花八門的反應又刺傷了玻璃心。



最糟糕的情況,不外乎「精神科?就是看肖ㄟ嘛…「女孩子做這個不會危險嗎?」

好一點的,「精神科醫生就是心理醫師嗎?」

偷偷在心裡按讚的,「精神科?現代人壓力大,很多焦慮憂鬱阿,還有失智症也是看精神科對不對?」



精神科醫師的培訓


在台灣,精神科醫師(psychiatrist)的培訓是這樣的:高中畢業後進入大學醫學系完成七年學業à於衛生福利部評鑑認可之醫學中心或精神專科醫院,完成約四年之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(訓練內容由台灣精神醫學會制定)à通過精神科專科醫師之筆試及口試。

短短兩三行字,可是一段十幾年的血淚之路呀!



甚麼時候該找精神科醫師?


簡單來說,一個精神科醫師的訓練過程與其他科醫師並無太大不同,差別主要是看甚麼疾病罷了。比如心臟科醫師專長看心臟相關疾病,而精神科醫師的專長就是「精神疾病的診斷及治療」。

所以,當你懷疑自己或親友家人可能得了某種精神疾病(mental illness),或有不確定原因的精神異常症狀,請大方的到專業的精神科醫師門診掛號,透過正規的診斷性會談或臨床檢查,通常能有初步的診斷及建議。


「精神科醫師=心理醫師?」


可以說對,但也不全然。

精神醫療界裡還有一個職業叫「心理師(psychologist)」,心理師主要臨床工作為心理衡鑑或心理治療,在醫院通常由精神科醫師轉介,而通過國家考試的心理師也能夠在民間設立心理諮商所,專門提供有需要的民眾短期或長期的各式心理諮商,一般均為自費。

而精神科醫師在訓練過程中,也必須修習基礎心理學及心理治療,對此領域有興趣者,亦能繼續進修各種不同門派的心理治療,如:精神分析、動力取向心理治療、家族治療、伴侶治療等等。這也是為什麼精神科醫師某部分的形象是很貼近心理醫師的。

最後,用表格整理一下: 
職稱
精神科醫師
臨床心理師
諮商心理師
專長
各種精神症狀的評估、診斷及治療
心理衡鑑、心理治療
心理治療
特點
健保門診,可開立藥物治療,亦有些醫師提供自費之心理治療
臨床心理系所畢業(第三類組)
諮商心理系所畢業(第一類組)
可設立心理諮商所(全自費)
亦可於醫學中心透過醫師轉介,提供健保給付之心理治療,但通常為短期,且次數有限。

這樣,下次遇到有身心健康議題須求助的親友時,你能夠較知道如何給予建議了嗎?